一般人听不懂河南话 被怼红的河南话竟不是这个字深读

来源:   2023-07-08 07:07:19
A+A-

hello大家好,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一般人听不懂河南话,被怼红的河南话竟不是这个字深读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
(资料图)

你注意过每天都要说的话吗?

在工作场合都会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,但当你面对父母,脱口而出的一定是烙在脑海深处的家乡话。

如果说乡愁是对故乡的怀念,那么方言就是母亲的呢喃,是故乡记忆的依托。当下我们正处于人口频繁流动和城市化极具发展的时代,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国人而言,最大的便利就是普通话的普及让我们在沟通上畅行无阻,但最大的乡愁也莫过于传统乡音的逐渐遗忘。

国家目前正在做各地方言搜集和保护工作,一方面推广普通话,一方面保护方言,这看似矛盾的举动蕴含着怎样的深意?身为年轻父母的你,在面对孩子初学语言时,是选择让他说家乡话还是普通话?

保护方言 国家在行动

今年38岁的孙红举是西南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学方向副教授,他另一个身份是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”国家核心专家及重庆市首席专家,谈到目前国内的方言现状,孙红举认为,不管是河南地区,还是四川、两广地区,使用方言的人越来越少,在实地调研中很难找到原汁原味,不受普通话影响的方言,“方言的消失速度远远超过人们想象,我是平顶山人,我回老家后,兄弟之间说话的口音都不一样,即使都说家乡话,味道也不一样,方言的消失是以方言特征的逐渐消失为特征的。”

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教授、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”国家核心专家及河南省首席专家辛永芬于2016年做过一个抽样调查,国内55-65岁之间的人群口音与70岁以上人群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,与25-35岁之间的人的口音差异更大,“这是一种全国现象,随着经济的发展、互联网一体化进程加快,地球变得越来越小,各个地区之间的界限也愈发模糊,”辛永芬说,“但方言之中蕴含着乡味、乡愁,和普通话的感觉是不一样的,随着方言从古至今的发展,从而成为一种文化传承。”

孙红举认为,方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,是一种呈现独特地域文化特征的载体,“各地的文化形式和方言都紧密联系在一起,比如河南的豫剧、陕西秦腔、湖南花鼓戏、安徽黄梅戏,这都是宝贵的地域文化。”

推广普通话,为何还要保护方言?

不少人有上述疑惑,认为国家的这两项政策有相悖之处,事实上,根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来看,当前我国的语言政策不仅是“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”,即普通话,而且要“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”。

辛永芬解释,虽然国家提倡说普通话,但并没有禁止人们说方言,可以在工作环境中说普通话,在私下说方言,“保护方言是对文化传承的保护,也是国家语保工程记录我国各地语言面貌的一种方式,这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。”孙红举也表示现在很多人都掌握了“双语”,可以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自由转换,“在家庭聚会,私人场合说方言是没问题的。”孙红举表示,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,我们有语言保护工程,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方言,在使用当中保护,在发展当中保护,普通话在发展过程中也能够从方言、民族语言和外来语中吸收词汇,从而进入到普通话范畴中。

说方言是孩子的一笔财富

小武的儿子被奶奶带大,一直说河南话,后来小武就教他说普通话,儿子学会普通话后小武觉得不对劲,“还是得让他说河南话,理由很简单,我觉得你是河南人就得会说河南话。结果现在上幼儿园的他说河南话就跟外地人学河南话一样,我说你这是塑料河南话。”小武笑道。

小武遇到的问题其实是年轻父母的普遍问题,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带孩子,父母主张孩子说普通话,因为听上去高大上,但老年人一方面说不好普通话,另一方面认为方言是一个人的根。但父母始终觉得在孩子学说话的关键期一定要说普通话,要么会落下方言后遗症,等普通话发音定型后可以说方言。

面对这样的担心,身为方言学博士的孙红举的态度是理解但不支持父母的举动,因为说方言也是孩子的一笔财富,“我的孩子八九岁了,除了普通话之外会说三四种方言,我从小不禁止他必须要说普通话,他现在的普通话也很标准。”至于方言后遗症,孙红举表示不要低估小孩的语言能力,孩子通常能够自然地进行语码转换。辛永芬在持相同态度的同时也用另一种视角分析这种现象,现在为了配合父母让孩子学普通话,很多老年人即使不会说普通话,平时的发音也要尽量往普通话上去靠,长此以往成为一种群体现象,人们都在普通话的语境中生活,也会加快方言的消失。

据他们说,古时候中原英雄都是说“河南话的”

那些被怼红的方言热词

“怼”是一个当下非常流行的口语和网络用语。“怼”的走红,可以追溯到2015年,网剧《仙剑客栈》的台词“怼死你”,就让它在网络上小火了一把;真正开始让“怼”字名声大振的,则是综艺节目《真正男子汉》在后期剪辑中给嘉宾相互较劲的镜头配上的“怼”字特效字幕。

在《新华字典》收录的正式解释中,“怼”的读音是“duì”,释义也是“怨恨”之意,与我们平日表达的动作之意并无相关,平日我们也经常念第一声或第三声,不过根据史料记载,“怼”并不是近年来生造的字,在《诗经》和《左传》中均有出现,在《说文解字》中也有两个释意,一为“怨恨”,另外是指凶狠、暴利。但如今流行在人们口头上的“怼”显然不是这个意思,其意更多出自于河南方言,“怼”在河南人口中是一个万能动词,比如“你怼他一顿!”“咱俩怼一瓶?”“拿筷子,开怼……”“挨怼了吧?”它可以用来表达言语冲撞、打人或挨打、吃饭、喝酒等意。另外,在鲁西南方言里,用法和河南方言有重叠,另外有冲、撞的意思,例如:出门小心点,别让车怼着了。

在小武看来,“怼”虽然在全国流行,但并不能准确表达目前流行的意思,所以在他的中原官话卡中,他为“怼”加了一个“扌”,小武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“duǐ”。也有业内人士认为,北方方言中表达“用手推撞”或者“用语言反驳”的意思并且读音为“duǐ”的字,应为

,现在不管是大众还是媒体中使用“怼”来表达该含义和读音是一种错误。因为,“怼”表达的是怨恨的心理活

本意是“排、推”的动作,引申为“拒斥、反驳”的行为,东北方言中

咕、

搡即是它用法的例证。另外,还有一个“兑”字也经常用来表达“怼”的含义,事实上,“兑”意为“兑换”,在象棋勇于中表达“以子换子、同归于尽”的含义。

“怼”在方言中的分部范围非常广,除了在河南广为流行外,北京、西安、西南、广东地区方言中时有出现,在东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西的一些方言中也都有使用。在方言中分布范围如此之广,特别是在河南方言中词义泛化程度如此之高,说明“怼”产生的时间很早。在元代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里有一句:“词未尽将他来骂,口未落便拳敦。”有人就认为,该句中“敦”字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方言中的“怼”完全相同。

“怼”字之所以今天能重获新生、走红网络,是因为人们对“?”字较为陌生,对“怼”字较为熟悉,因为“怼”与“㨃”的读音相近,且在书面文献中大量出现过,故而将“怼”字假借过来代替“㨃”字,另外,庞大的方言词汇使用群体的存在,也为“怼”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。

酱紫

你以为这个词是网络原创?非也,“酱紫”也起源于方言,福建省南平等地以及部分南京人把“这样子”连读成“酱紫”的读音,再加上网络传播的便利性,网络把读音赋予“酱紫”的文字,才成为人们熟悉的“酱紫”。另外,“你造吗?”、“酿紫”等网络热词也都源于同声方言。

忽悠

这个词现在基本上都快成为正式的普通话词汇了,但它是一种源自于东北,在北方方言中广为流传的词语。忽悠的本字是“胡诱”,胡乱诱导的意思。就是利用语言,巧设陷阱引人上勾。叫人上当,使希望落空。后来经过赵本山在《卖拐》、《卖车》等春晚小品中的进一步推广,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。

尴尬

本为南方方言词汇,在客家话、吴语中时有所见,后被收入普通话。通常是说人遇到的一种处境,让人感觉很难为情,无所适从。意味着自身或见到他人,在某种场合下,被逼迫到窘境,发生了无法预料的情况,而体现出的不知所措,造成问题逃避,发怒以及沉默等行为。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。

垃圾

上海方言,指无用之物,后引申为骂人语言。这类上海话独有的方言如“瘪三”“亭子间”等一起被收录到新版《辞海》中,事实上,“垃圾”最初的读音并不是lājī,我们经常可以在香港影视作品中听到的lè sè这个读音,这并不是新词,而是当地保留下来“垃圾”的最初读音。

给力

原来在北方方言中表示有帮助,有面子。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在当年白客为《搞笑漫画日和》配音时给悟空安排的一句台词:“这就是天竺吗?不给力啊老湿。”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,“给力”成了网络上的流行语,它如今也跻身于得到正统认证的方言词汇,被收录于《现代汉语词典(第6版)》

方言有音无字?这是有原因的

身为西安人,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翁彪对《武林外传》中佟掌柜那句“额滴神呐”印象尤为深刻,他认为能够在网上火起来的方言热词大多是带有调侃性的,这些词蕴含的情绪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中很少能够见到,翁彪表示,其实普通话的历史很短,如果从白话文运动开始算起,普通话的进程只有100多年历史,各种方言的历史就长久得多,“方言是自然生成的口语状态,白话文最初也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口语,而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与文言相比更接近口语的书面语,”翁彪说,“很多方言并没有对应的汉子,这是正常的,因为在中国历史上,书面语的使用一直都局限在非常小的精英圈子里,作为底层民众日常使用的口语长期以来是不能被书写的。但作为现代的民主国家需要一个共同体的共同语,所以自白话文运动以来,无数知识精英都在努力减少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差别,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也是一个社会现代性的体现。”

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
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方办公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